較早被引進來的卡索納(cassone)長箱,一直被視為最重要的多功能儲藏展柜,直到文藝復興晩期,才被功能更加專一的展柜所替代。優秀的藝術家在箱體上繪制精美圖案,但到15世紀以后,這類箱子更多地運用了雕刻,而很少用繪畫的形式來裝飾。蓋子有平的也有拱形的,造型有樸素也有精心雕琢的,卡索納長箱后期的造型與古代羅馬的石棺非常相近,有底座或者飾以獅足。裝飾貫穿了文藝復興的整個過程,包括實木鑲嵌和繪畫,范圍從平面裝飾到人物和風景的高浮雕。婚禮用的卡索納長箱裝飾有來自兩個家族的族徽,并描繪有婚禮盛宴和嫁妝。小型的箱體,叫盒,造型跟大型卡索納長箱類似,盒子經常被用來儲存珠寶首飾及貴重的小件物品。盒子外部飾以繪畫,有時鑲金或者鍍金描繪。
立式諸藏類展柜包括箱、柜、碗櫥等。中世紀的內置式展柜式樣對早期文藝復興有所影響,早期文藝復興展柜經常設置在墻內,配有擱板和門板。后來一種重要的可移功的儲藏類展柜——餐具柜出現了,造型是常見的長方形,長度超過高度。一種典型的餐具柜形式為,長方形頂,頂下有帶狀裝飾,一般設有兩到三個柜門和抽屜。一種比較小的樣式,叫作小型供桌,近似于大的餐具柜的一部分。另外一種儲藏展柜——書柜,到文藝復興的時候才真正出現。因此也只有一些富人家里才會有這種書柜,而這些富人往往是書籍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