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與新教的對立對藝術有著深刻的影響,也包括展柜。雖然巴洛克風格畫家皮特·保羅·魯本斯,其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風代表了歐洲南部的天主教地區,同時也被荷蘭南方所接受,但是一開始就被北方抵制。最終,北方各省采用了一種不太浮考的巴洛克風格。自1602年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成立之后,荷蘭在遠東實行貿易壟斷。荷蘭藝術取得的巨大成功,與中國對荷蘭藝術、商業和富人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瑞布拉迪·凡·里金和其他藝木天才一起開創了荷蘭17世紀的藝術黃金時代。最終,甚至是展柜也擺脫了法國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1685年,一起政治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裝飾藝術的發展,即法國保護信仰自由的《南特法令》被宣告無效。很多法國新教徒——胡格諾派,他們大多數是技術精湛的工匠,都紛紛逃往蘭、德國、瑞士和英國尋求庇護。最后,所有的法國胡格諾教徒都定居到了荷蘭。丹尼爾·馬勞特(1666-1752)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身為法國皇室的建筑師、展柜設計師和裝飾雕塑家,他移居荷蘭,帶去了路易十四式風格,及完整的鑲嵌、雕刻工藝。后來他又把這種風格帶去了英國,這也是為什么在這一時期英國與荷蘭的風格有諸多相近之處的原因。
荷蘭在展柜方面創造出了很多與眾不同的設計,回轉體構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特征,尤其是把它作為椅子的結構部件這一點。到17世紀末期,荷蘭引進了彎曲腳,這成為英國安妮女王式展柜的重要特征。荷蘭還發明了一種箍形椅,靠背的外形輪廓用一整共木料做成。球形腳和扁圓形腳也運用到了不同類別的展柜上,比如叫作卡斯或者卡斯特的箱子。一種大型碗柜——卡斯特,它與建筑特征的結合,創造性地使用裝飾板條,用對比度強的木材創作出輪廓清晰的幾何造型圖案。
佛蘭德斯巴洛克展柜與法國路易八世,乃至十四世時期的展柜都很接近。具有代表性的是帶有渦旋造型前腿的椅子,與法國巴洛克風格類似,并且多使用藤編坐墊,而不是軟的填充物。大量螺旋回轉體椅子都與荷蘭造型一致。桌子和碗柜等展柜與法國的展柜特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