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名的哥特式風格首次成為時尚,尤其是在英國。與之有著緊密聯系的人是普林。普林1812年出生于法國,其父是一個手工藝人。他15歲時在父親的指導下為溫莎古堡設計展柜,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1835年他集中學習專業理論和哥特藝術。在1841年,他出版了《尖頂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原理》這本書,在書中他介紹了自己的設計哲學: 建筑的所有特征都應當是方便的、建設性的和適宜的,并且裝飾應當與功能一致。他認為哥特式建筑是唯一符合這一標準的風格。隨后普林出版了他的另一本書 《十五世紀的哥特式展柜》,主要介紹了展柜設計的原則。
在使得中世紀的宮廷再次充滿生機后,普林成為了哥特式復興風格的領頭人。他對改革者也產生了影響,他認為維多利亞風格展柜的構造技術不應該隱藏,而應該顯現出來。例如,在普林的展柜中,用來使榫卯結構更加牢固的釘子都是暴露在外的。但是他無法影響大部分的維多利亞哥特式復興風格的展柜,使它們也采用 “扶手椅上的飛拱”。普林注意到用哥特式展柜裝飾的維多利亞風格房間——所有的裝飾都是尖銳的,帶有尖頂的;他指出,若誰能從這樣的屋子全身而退是幸運的。
美國對哥特風格的詮釋令人疑惑,甚至與早期哥特式并無相同之處。起初,在美國并沒有真正的哥特風格。而中世紀的哥特風格既不是美國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也不是早期殖民地風格。17世紀,美國人在建造他們的第一批房屋和展柜時甚至采用英式風格,而對于這些殖民地人來說,哥特式是什么還不知道。除了一些教堂建筑有拱券和尖頂,很難在其他地方見到哥特風格。到了19世紀,對大部分美國人來說,哥特式還是新鮮的。
但是在英國,哥特風格從未消失。直到19世紀,在仍然屹立著的石砌大教堂中可看到早期哥特式風格,當英國設計師試圖了解過去的風格,那些真實完美的實例到處都是。建筑引領著復興,尤其是19世紀30年代的教堂和毀于大火并于1836年開始重建的國會大廈。
直到19世紀早期,哥特式的一些細部才漸漸出現在美國建筑中,尤其是在教堂中。到19世紀30年代,哥特式甚至向政府建筑蔓延。當美國人發現了哥特式后,他們在建筑師安德魯·杰克遜·唐寧(1850年撰寫了《鄉間住宅建筑》)的引領下開始采用哥特式。唐寧是美國近現代景觀園林風格的創造者,他所設計的鄉村風格建筑一般都有高高的煙囪、削尖的屋頂、裝飾的窗臺以及墜飾。他設計的別墅甚至有塔樓或角樓。另一個有影響力的建筑師兼作家:亞歷山大·杰克遜·戴維斯,他使得框架嵌板結構的哥特式農舍充滿了浪漫的維多利亞風格。但是他們都止步于華而不實的屋檐板以及窗子的拱形,而建筑的裝飾卻采用另一種風格。
當美國人詮釋哥特式時,沒有試著模仿中世紀的 “室內裝飾”風。陰冷潮濕的石墻很少能讓人聯想到浪漫的維多利亞風格,但是他們在塔樓中選擇采用了螺旋樓梯,并且經常以拱形裝飾作為室內裝飾的特色。而世人所知道的哥特式展柜對于農舍來說太過沉重和不實用。相反的,當展柜公司生產哥特復興風格的展柜時,他們采用了當下的展柜形式,在此基礎上添加哥特式的圖案。建筑上的拱形門結構和窗花格被刻在椅背和箱子表面,尤其是椅背和桌子圍板,大廳衣帽架、鏡子以及掛鐘都有拱券。成組的立柱用來支撐桌子,雙卷麻花結構在垂直構件——尤其是桌椅退中非常流行。紀念性建筑的頂部和基座都是哥特式的,這是在以前展柜風格中未曽出現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