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最廣泛的尊重、按受并被重復生產,而且兼具包豪斯與現代主義特征的就是鋼管展柜。鋼管椅成為現代主義的標志并成為20世紀最持久的設計形式之一。
與其他的創新一樣,它就像一個新生的雛鳥——已經孕育了相當長的時間,直至以完整的形式破殼而出。這個比喻可以進一步拓展——就如同鳥兒的成長,雖然外觀發生了變化,卻始終具各鳥類的全部特征。
鋼管展柜——尤其是椅子,早在19世紀就有先例。大約1830年的英國,鋼管被用床的構架中;1844年彎曲的鋼管椅腿在法國使用,但是它們被漆得類似于木質;19世紀60年代的美國,銅管椅子在農業機械中使用。索耐特已經建立基本原理,盡管所用的材料是彎曲木。但正是這些木質產品幫助市民(包括工廠工人)逐漸關注并最終支持鋼的使用。
現代的目標是輕盈的懸臂式椅子。靈活的懸臂式彈性座面的概念在19世紀60~80年代已在農業上得到實際的應用;并且在1889年,為Seagoing Ship Sa1oons設計的“靈活的懸臂式座椅” 獲得美國專利注冊。但是美國人并不在家庭中使用它。當以科技為導向的美國人看到歐洲現代主義的發展,懸臂式鋼管椅的美國發明家們看到了歐洲人在20世紀20年代介紹的“第一把”懸臂式鋼管椅。
一旦新的理念傳播開來,許多創意就會加入。創作過程不是一系列單獨的設計,而是變得更具有協作性。1925-1929年,幾個歐洲人發明了一款椅子,它在材料和形式上并非是機械設備可實現的回彈性椅子。在荷蘭,1927年建筑師馬特·斯特姆以其第一個懸臂式(但尚未有彈性)成功案例受到贊譽。僅過了數周后,密斯·凡·德·羅展示了他的又薄又有彈性的鋼管展柜。隨后馬塞爾·布勞耶略微改進了樣式,并于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以低于歐洲生產成本的價格生產。(就像一個故事講的那樣,斯特姆拜訪了布勞耶并且參觀了他新做的鋼管桌。當布勞耶把它放在邊上,懸臂式椅子的想法就同時出現在他們腦海里。)不同于歐洲先鋒派的椅子,這種便宜的美國布勞耶椅從理發店到廚房幾乎無處不在。于是索耐特公司也決定進入新的市場,并且該公司生產了同實木彎曲展柜一樣受歡迎的鋼管展柜。索耐特同樣在一些經典的產品中將兩種彎曲材料結合在一起使用,如1928年布勞耶的塞斯卡椅。隨后其它的公司也開始效仿,因為仿制在展柜行業中是一種很普通的現象。這對那些設計師不太公平——斯特姆、密斯、布勞耶。于是以設計師的名字來命名展柜被證明是一種好的市場營銷手段,這也是第一次在現代歷史中用展柜設計師的名字來出售展柜。創新是重要的,不管是由知名設計師打造的精品展柜還是不知名的大批生產的椅子,鋼管展柜的利潤足夠讓所有制造商們分一杯羹。然而,最初由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的追求創新的熱情已經變淡。布勞耶或密斯的經典樣式常被仿制或由其他國家進口,且設計師轉向于扁平鋼、鋁或膠合板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