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展柜起源于歐洲,是美國工業設計領域早期的產品之一,但展柜既不是最早也不是最重要的產品。大多數工業設計先驅專注于設計不同種類項目 。如諾曼·貝爾·格迪斯在1927年·創立了第一個工業設計工作室; 約瑟夫·基耐爾被稱為美國第一個工業設計師; 1934年,喬治·塞科爾登上了《財富》雜志,因為他自1923年起就一直從事此領域:而這些人不一定都是展柜設計師。
早期并沒有純粹以工業設計為主的項目,這個新領域依賴以前沒有的材料和技術,并用現代抽象藝術來詮釋的美學。但它們仍舊受到奢華、 精英之風以及雕刻泛濫的法國現代藝術運動的影響,且已被應用于美國時尚業及商業中。先前從事各種二維設計的設計師們被號召將風格與加入到他們的項目中,正如工業設計史學家希爾登和瑪莎 ·切尼所說: “最明顯的風格標志——流線型,來自新近的發明——飛機。大多數飛速發展的新鮮事物,都需要擺脫歷史主義的陰影。”
過去,機器由沒有經過藝術訓練的工程師或者打樣師設計,由于彼此間不能配合默契,他們往往在機器的外形和裝飾上備受批評。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很少有產品能避開歷史主義,甚至機器表面都還存有復古的裝飾。大西洋煩瑣的裝飾風格一直持續。根據切尼所說,搜集歷史上各個時期和地區的文化,將其提煉為各種圖案,然后大量地用到機器和產品上。這些裝飾物并沒有改變機器或產品的形式,反面掩蓋了它們原有的形式。這里有一個審美時間的錯位問題:工立革命時期的機器和產品都不具備現代設計的外觀,因為傳統的裝飾元素依舊大量存在。
工業設計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出現時并不是機器裝飾,而是機器藝術。正如過去的風格能反1映出傳統文化,新風格將反映出現代文化。它們受到20世紀制造技術的影響,即批量生產。批量生產需要用一套不同的審美觀念來說服消費者。二維藝術至少有兩種顯著的影響:抽象畫派一躍成為少數人才能欣賞到的高層次藝術以及飽受爭議的法國現代圖形設計藝術。
這場現代的藝術運動不僅僅是批量生產,它在功能上和經濟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推動了藝術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轉化。現代藝術不只是應用于工業設計,而是整個設計界。看似矛盾的新技術與新抽象藝術理論聯系在一起,由此使產生了一個簡單的公式:批量生產+抽象藝術=工業設計。現代主義設計成為機器美學,工業設計這一新領域內運用時尚藝術詞匯的人,成為新媒介里的先驅。
到20世紀30年代,工業設計不僅僅發生了變化,而且產生了新的內容,其先驅來自其他各個領域的專家。他們大多數人都有教育或二維藝術方面的經驗,如劇院座椅設計、油畫、插圖、廣告和包裝設計等。20世紀20年代的新風格,尤其是從歐洲傳入的新風格,首先影響了以上的設計領域。當藝術家和設計工作者從二維風格和抽象現念向三維形式轉變時,他們把這種現代設計理念帶到了工業領域。并帶著技能走向市場。隨著維度上的改變(從二維到三維),他們學習了這一先進理念,并將其運用到劇院座椅或產品包裝等設計中,而一旦理解了這種現代設計觀念,領域間的跨界設計就變得相對輕松。
在現代展柜的發展歷史上,工立設計是最為顯著的概念之一,任何一次關于工業設計的討論都不能忘記當時的一些設計者所作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