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是巴羅克風格的發源地,在17世紀中期的50年里,這種風格被夸大到極致的程度,但在這個時期以后,法國在整個歐洲藝術史上處于了無可爭辯的領導地位,意大利展柜則反映了路易十四風格的影響。
然而,對應巴羅克風格的演變,還存在著西班牙貴族和羅馬教廷的影響。羅馬教會意識到藝術可以產生力量,可以用它來避開反宗教改革指16-17世紀天主教會糾集封建勢力對抗宗教改革的各項活動)的惡名,他們就用過分夸大的表現來先聲奪人,這是制服觀賞者的手段。巴羅克就是達到這種目的的一種理想的風格,它強調的是夸張的運動和刺激性的對比。耶穌會會士對傳播這種風格不遺余力,他們有資金來實施計劃,即用裝飾性的宗教建筑來刺激感官,從而有助于控制他們的團體。在這個時期的所有藝術中都有相類似的特點,不管是世俗的還是基督教會的。
16世紀,意大利受到主要歐洲強國的入侵,同時也受到一系列的外國風格的影響。17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和西班牙的影響沖擊了意大利的巴羅克風格。文藝復興的影響發生在早期,而西班牙的影響則主要發生在17世紀上半葉。在17世紀初期,西班牙對意大利的影響達到頂峰,而意大利并沒有采納西班牙藝術中那種過度的特點。意大利巴羅克的特點是應用大量的材料、追求戲劇化的效果和自命不凡的夸張。
展柜在室內裝飾中的作用是突出社會地位,它在典型的室內裝飾中表現得裝飾過度,成套的展柜與整個室內裝飾的氛圍更加協調,表現出室內裝飾的元素和建筑的特點。但是,在宮殿的大廳和私人府邸或普通住宅中的展柜,其設計還是大相徑庭的,后兩者還是從純粹功用角度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