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由于生活起居方式的變化,幾、案、桌的分布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展柜樣式明顯減少,尤其在普通的家庭中,桌子已成為生活的中心,展柜很少或沒有。除了床榻用幾還保留著傳統的造型外,其他品種皆新穎雅致,而且形制上較前代都有了明顯增多,其作用也逐漸走向裝飾化。尤其是新型的高式展柜已成為了富裕家庭中廳堂陳設的重要內容。
高幾是宋代新型的高型家具,形式上有托泥和無托泥之分及有束腰和無束腰之別。其尺寸高于桌子,主要用于陳設物品。宋畫《聽阮圖》、《浣月圖》中都是有托泥和有束腰的高幾形象,且其腰為圓形,與明代鼓腿彭牙的做法十分相似。其他的高幾形象在宋繪畫中也常見到,如《聽琴圖》和白沙宋墓中的高幾均為無托泥和無束腰的范例,而宋《五學士圖》中的高幾則為有束腰無托泥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