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紫檀木使用歷史悠久紫檀這種良材,很早就為國人所認識。我國古代最早關于“檀”的記載,始見于《詩經·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一句熟悉的詩句似乎訴說早在春秋戰國以前,人們就已認識并利用了“檀”木。但詩句中所指的“檀”,古代本“善木”的意思,其涵蓋的木材范圍顯然要比現衣大的許多。目前所知,我國古代最早關于“紫檀”的明確記載始于東漢末期。晉代崔豹《古今注)注:“紫相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
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論》中記述紫檀這種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廣西、湖廣,性堅好,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濕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檀木主要產自熱帶地區,在我國生長不多,由于這種木材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極難得到,且木質堅硬致密,適于雕刻各種精美的花紋,紋理纖細浮動,變化無窮,尤其是它的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故被視為木中極品,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
紫檀”名稱雖然早就見諸晉代文獻,但有關以紫檀木打造器物的記載卻是始于隋唐時代。全唐詩卷四孟浩然《涼州詞》詩云:“混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客座贅語》卷三記載,隋朝初年,隋煬帝為晉王時,曾賜予一位高僧衣物等物品,其中就有一架紫檀巾箱?!八鍩蹫闀x王,嗍戒師衣物,有圣種納袈裟一緣,黃紋舍勒一腰,綿三十屯……黃絲布隱囊一枚,紫檀巾箱一具
另外《全唐詩》里也記載了唐代樂器上就有紫檀部件?!度圃姟肪硎宜鞒鯊堈{張藉《宮詞》里記載:“黃金捍撥紫檀槽,更高。盡理昨來新上曲肉官簾外送櫻桃?!庇帧度圃姟肪硎謇钚拧抖潘究障腺x》:“紅燈初上月輪高,照見堂前萬朵桃。全唐詩卷二十王篥調清銀象管,琵琶聲亮紫檀槽。裕全抱紫檀槽,《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紅妝齊一抹朱弦四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