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器用展柜滲透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明代文人筆記里也有所反映。明代文人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箋》里,提到了書室中書房案頭陳設有紫檀小幾:“今吳中制有朱色小幾,去倭差小,或如香案,更有紫檀花嵌。”2當時佛教信徒居土所戴的念珠中,亦出現了紫檀制品。該書《起居安樂箋下卷》記載“念珠,以菩提子為上……有玉制者……紫檀烏木棕竹車者,亦雅。”3“竹冠制維偃月高士二式為佳,他無取焉,間以紫檀黃楊為之亦可,近取瘦木為冠以其形肖微似,以此束髮,終少風神。”
而文人書房里的紫檀文具更是數不勝數。《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記載:明代流行剔紅雕嵌等文物玩器物,雕刻名家輩出,其中就有不少精雕細嵌的紫檀器物,“論剔紅倭漆雕刻鑲嵌器……又如雕刻寶嵌紫檀等器,其費心思工本亦為一代之絕……嗣后有鮑天成、朱小松、王百戶、朱滸崖袁友竹、朱龍川、方古林輩皆能雕琢犀象香料紫檀圖匣、香紫植卷書式小幾簪鈕之類,種種奇巧迥邁前人《遵生八筆盒、扇墜、燕閑清賞箋”記載“用古硯一方,以豆瓣楠紫檀為匣或用花梨亦可……筆床之制,行1世甚少。余得一古鎏金筆床長六寸,高寸二分,闊二寸余架然,上可臥筆四矢此以為式,用紫檀烏木為之亦佳墨匣,以紫檀烏木豆瓣楠為匣,多用古人玉帶花板鑲之筆船,有紫檀鳥木細鑲竹蔑者,精甚。有以牙玉為之者,亦佳上述引文可明代文人書房里有紫檀圖匣、放硯臺的紫檀硯匣、放置墨錠的紫檀墨匣和紫檀筆船等文具
在《萬歷野獲編》里還記載著明代江南吳中一帶所使用的“折扇”即有用紫檀制成者,“今吳中折扇,凡紫檀象牙烏木者,俱目為俗制”可知,當時江南地區生產的折扇,多有用紫檀象牙鳥木所制者,然而,此種折扇可能數量太多,又過于浮華,所以多為名士所不恥。20另外明代文人文震亨的《長物志》里也記載明代文人的書房里有不少紫檀文具,該書卷七器具”里記載明代文人的書房里有當筆筒,“筆筒檀筆船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筆船,紫檀柰檀烏木細鑲竹篾者可用,惟不可以牙玉為之”。2《長物志》卷六記載當時明代文人居室內部的臥具榻!幾榻,榻坐高一尺二寸,屏高一尺里就有紫制寸長七成者尺有橫一尺五寸,周設木格中實湘竹,下座不虛三面靠背后背后兩傍等,此榻之定式也,有古繼紋者,有元螺鈿者,其制自然古雅,忌有四足或為螳螂腿,下承以板則可,近有大理石鑲者,有退光朱黑漆,中刻竹樹以粉填者,有新螺鈿者大非雅器,他如花楠、紫檀、烏木、花黎照舊式制成俱可用。”28在明代文人謝肇淛《五雜俎》卷十二“物部四”還記載江南盛茶的茶具里面,就有紫檀制作者:“茶注”也有用紫檀制成的,“茶注……吳中造者,紫檀為柄,圓玉為紐,置幾案間,足稱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