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關稅征收,分內國關稅和海關關稅。內國關稅對通過內地水陸要口設關處所的各類貨物課以從量計征的貨稅并對水路貨運船只按大小課征船料。3內國關稅,主要是屬于戶部的“戶關”,此外還有屬于工部的“工關”。清初設類不過十幾處,38后來戶關陸續增至二十六處,工關也分設五處戶關名稱:“崇文門、左翼、右翼、通州坐糧廳、天津關山海關、張家口、殺虎口、歸化城、臨清關、東海關、江海關滸墅關、淮安關、揚州關、西新關、鳳陽關、蕪湖關、九江關贛關、閩海關、浙海關、北新關、粵海關、太平關。工關名稱龍江關、蕪湖關、宿遷關、臨清磚版關、南新關。戶關征收銀錢,工關征收竹木買物內國關稅,后來稱為“常關稅”常關稅是清代稅收類別的一個大項,常關稅清初單稱為關稅,與歷代所謂關市之征,明代之商稅相同。清初繼承明代之鈔關,自乾隆年間起,其數漸增,不僅水路海路之要津,且陸路要地亦步亦設置之,稱為“關”,征收貨物通過稅、船稅,此等稅總稱為“關稅”。它與清代于外商征收的“海關稅”樣,成為清代一個重要的財重來源。清代各省戶關的設置,見以下引表:
清代戶關所征的稅稱為戶關稅,戶關稅是由戶部稅收,包括正項稅課與雜項稅課。正項稅課是由三種稅構成的是正稅,二是商稅,三是船料稅。正稅是在貨物的出產征稅,如竹木稅,首先在采伐地征收正稅,然后再征其他稅商稅又稱“過稅”,是通過關卡時對貨物征收的從價稅,這種稅是關稅中的主要稅項,其中包括衣物稅、食物稅、用物稅和雜貨稅等若干種;船料稅是對船舶按船梁大小所征之稅。以上三種稅不一定同時征收,有的征其一種,有的征其二種有時同時并征。各朝代、各時期,皆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分別不同品種具體確定征收的種類。清代戶部于乾隆四十六年將于敏中等人編纂的《欽定戶部則例》正式刊刻印行,成為當時各地戶關進行征稅的依據。
清代各戶關對所征收的各類貨物種類繁多,大致食衣料、器用等無所不包,其中竹木類貨物是各戶關征收的個大項,在各類竹木類貨物中,紫檀木及紫檀器物由于材質名貴,質地堅硬細密,故所被視為木器中的珍品,其在過關的各類貨物征收中必不可少。現在筆者依乾隆四十六年刊刻的《欽定戶部則例》里規定的各地戶關對紫檀等木材及紫檀器物的收稅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崇文門關:木器每百斤稅四錢八分,十斤、假木扇每百把各稅一錢一紫檀黃楊器每分文具每檀香烏木等上扇每十把各稅二分。烏木紫檀煙袋每百枝各稅一分六厘。“細木料,未成器烏木紫檀每百斤各稅二錢,未成器花梨木紅木烏楊木影木楠木每百斤各稅一錢淮安關:“竹木器:花梨紫檀木椅、楠木椅、雜木圈椅羅漢椅睡椅每張…各稅八\分徐州關:竹木器:“烏木紫檀箸每百把各稅一錢。”揚州關:“零星竹木料:紫檀每擔稅五錢,楠木烏木每擔蘆木每捆……各稅一錢江海關:“竹木器:紫檀器每百斤稅一兩,紫榆器每百斤稅六錢,花梨鐵梨器每百斤各稅二錢四分”竹木料:下沙枋每副、紫檀木每百斤各稅五錢…花梨木鐵梨木每百斤各稅一錢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