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裝飾的手法可分毛雕、平雕、浮雕、圓雕、透雕、綜合雕六種。毛雕也叫四雕,是在平板上或圖案表面用粗細(xì)、深不同的曲線或直線來表現(xiàn)各種圖案的一種雕刻手法。平雕,即所雕花紋都與雕刻品表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平雕有陰刻、陽刻兩種,挖去圖案部分,使所表現(xiàn)的圖案低于襯底表面,這種做法稱為陰刻;挖去襯底部分,使圖案部分高出襯底表面,這種做法稱為陽刻。如柜門板心的絳環(huán)線,插屏座上的裙板及披水牙等多使用平雕手法,且多用陽紋。陰刻手法在展柜上使用不多。
浮離,也稱凸雕,分低浮雕、中浮雕和高浮雕幾種。無論是哪一種浮雕,它們的圖案紋路都有明顯的高低、深淺變化,這也是它與平雕的不同之處。
圓雕,圓雕是立體的實(shí)體雕刻,也稱全。如有的桌腿雕成竹節(jié)形,四面一體,即為圓雕。一般情況下,在展柜上使用圓雕手法的較為少見。
透雕,在明式展柜中,透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裝飾手法。如衣架中間的中牌子,架子床上的眉板、椅背花板等。透雕是留出圖案紋路,將底子部分鏤空挖透,圖案本身另外施加毛雕手法,使圖案呈現(xiàn)出半立體感。透雕有一面做和兩面做之別。一面做是在國案的一面施毛雕,將圖案形象化,這種做法的器物適合靠墻陳設(shè),并且位置相對固定。兩面做是將圖案的兩面施加毛雕,如衣架當(dāng)中的中牌子,常見多在絳環(huán)板內(nèi)透雕夔龍、璃虎龍等圖案。
綜合雕,是將幾種雕刻做法集于一物的綜合手法,多見于屏風(fēng)等大件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