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口,圈口是裝在四框里的牙板、四面或三面牙板互相銜接,中間留出亮洞,故稱圈口。常在案腿內框或亮格柜的兩側使用,有的正面也用這種裝飾,結構上起著軸助立柱支撐橫梁的作用。常見有長方圈口、魚肚圈口、橢圓圈口、海棠陽口等。三面圈口多為壺門式,圈口以四面牙板居多,因其下邊有一道朝上的牙才板,在使用中就必然要受到限制,尤其在正面,人體身軀和手腳經常出入磨擦的地方,很少有朝上的裝飾出現,因此在眾多的展柜實物中,凡使用這種裝飾的,都在側面或人體不易接觸的地方,如粗頭案腿間的圈口、書格兩側的亮洞等。
壺門圈口與以上所說略有不同,通常所見以三面裝板居多,四面極為少見。壺,本意指皇宮里的路,壺門,即皇宮里的門。它和其他各種圈口不同的是沒有下邊那道朝上的牙板,也正由于這一點,它不僅可在側面使用,而且在正面也可以使用。
檔板,檔板的作用與圈口大體相同,起著加固四框的作用。其做法是用一整塊木板鏤雕出各種花紋,也有用小塊木料做攢成欞格,鑲在四框中間, 發揮著裝飾與結構相統一的作用。
絳環板,是在豎向板面四邊的里側浮雕一道陽線,板面無論是方,還是長方,每邊陽線都與邊框保持相等的距離。在抽屜臉、柜柜門板心、柜子的兩山鑲板、架子床的上眉部分和高束腰展柜的束腰部分,常使用絳環板這個部件。緣環板的上下兩邊鑲入四框的通槽里,有的在桌子的束腰部分使用絳環板,桌牙通過束腰部位的絳環板和矮柱支撐著桌面。從整體分析,采用高束腰的目的在于拉大牙板與桌面的距離,從而也拉長了桌腿與桌面、桌牙的結合距離。這時桌牙實際上代替低束腰桌子的羅鍋長,從而進一步固定了四腿,提高了四足的牢固性。絳環板內一般施加適當的浮雕,或中間鏤一條孔,也有的采用光素手法,環內無雕飾,既保持素雅的藝術效果,又有活潑新奇之感。
羅鍋棖加矮佬。羅鍋棖和矮佬通常相互配合使用.其作用也是固定四腿和支撐桌面。這種部件,都用在低束腰或無束腰的桌子和椅凳上。所謂羅鍋棖,即橫棖的中間部位比兩頭略高,呈拱形,或曰“橋梁形”,現在南方匠師還有稱其為“橋梁檔”的。在北方,人們喜歡把兩頭低中間高的橋用人的駝背來形容,稱“羅鍋橋”,因而把這種與羅鍋橋相似的展柜部件稱為羅鍋棖在羅鍋棖的中間,大多用較矮的立柱與上端的桌面連接。矮柱俗稱矮佬,般成組使用,多以兩只為一組,長邊兩組,短邊一組。羅鍋棖的造型,在結構力學上的意義并不大,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加大棖下空間,增加使用功能,同時又打破那種平直呆板的格式,使展柜增添藝術上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