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宮廷展柜還有一部分不是內務府造辦處的工匠在京制作的,而是由各地方政府和設外機構代辦。通常是由內務府向各級機構下一道諭旨,列出所需要物品,然后由當地主管官員向當地的展柜商行交款定做。所需款項由各地方政府衙門和織造衙門支付,但要定期向內務府送交奏銷清冊,從宮中進單可以看出每年各地向宮中進貢的木器展柜數量極大。下面是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四到七月十七日一共14天中進貢的展柜清單。
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四日福州將軍弘響進單:
紫檀寶座一尊,紫檀御案一張,紫檀顧秀日月同春桃獻壽五屏風一座,紫檀嵌玉福壽萬年如意九枝,紫檀秀墩八張,紫檀琴桌一對,紫檀天香幾一對,孔雀宮扇一對, 鸞翎宮扇一對。
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六日兩淮鹽政李質穎進單:
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三屏風成座,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寶座成尊,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文榻成座,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御案成座,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天香幾成對,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天炕幾成對,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琴桌成對,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秀墩四對,紫檀間斑竹萬仙祝壽鸞扇成對。
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初九日江西巡撫海明進單:
雕刻竹式花梨寶椅一座(隨繡褥腳踏全),雕刻竹式花梨香幾一對,雕刻竹式花梨書案一件,雕刻竹式花梨膳桌一對,雕刻竹式花梨炕書架一對,影漆描金透繡插屏一對,影漆描金琴桌一對,方杌二對(隨繡褥),影漆描金炕幾一對, 繅絲掛屏一對,繡花掛屏一對。
乾隆三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兩廣總督李待堯進單:
紫檀雕花寶座一尊,紫檀雕花御案一張,紫玻璃三屏風一座,紫檀雕花炕幾一對,紫檀雕花寶座十二張,紫檀雕云龍大柜一對,紫檀鑲玻璃衣鏡一對,紫檀雕花大一對,紫檀雕花天香幾一對。
短短14天中進貢的木器展柜共33件,不包括小物件。節日前夕各地進貢更是如同潮水一般。但是宮廷房屋多,展柜的需求量非常大。到了清朝后期,各地進貢展柜數量上銳減,質量上甚至出現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