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柜分:前板、側板、后板及前后墊角;
(1)前板與側板通過前墊角連接,保證前腿方頭與前側板有3mm落差;前墊角與前腿切口有3mm間隙;前墊角上表面比前側板上表面低1mm,需要保證前墊角有一個角為45度。
(2)后板與側板通過后墊角連接,需要保證側板與高腿有5mm落差;后墊角上表面比后側板上表面低1mm,需要保證后墊角有一個角度為30°;后板端頭開5mm×5mm榫頭,側板后開5mmx6mm榫槽。
(3)展柜板內側開5mmx6mm的雙榫槽,前后墊角開5mmx5mm雙頭,刷膠鎖快速牙連接。若展柜板為松木時快速牙用粗牙;若框板為硬木時快速牙用細牙。若座墊帶單牙條,鎖展柜板的快速牙通孔打直徑5mm×20mm,若座墊不帶牙條,鎖座墊板的快速牙通孔打直徑5mmx21mm。
(4)展柜后板與靠背連接的定位圓棒榫用直徑8mm×25mm,展柜上裝圓棒榫的孔為直徑8mm×14mm,靠背下圓棒榫定位為直徑8.5mm×14mm。
扶手和撐子結構模塊化研究
(1) 扶手多為四面銑型扶手。扶手與高腿連接設計時需要
注意扶手連接端面應比高腿端面一邊小3mm,以防止組裝時扶手外露高腿;
(2)帶軟包扶手:扶手中間部分有一段需軟包,一種類型為根據設計要求確定軟包部位細銑形長度和寬度,銑形深度根據軟包效果有3mm和6mm兩種;另一種類型為直接在軟包部位開半圓槽,保證深6mm寬8mm。
(3)扶手與高腿連接:分與高腿側面,正面及扶手開口連接三種方式,對于KD結構扶手,扶手后端頭打直徑9.5mm×20mm盲孔,上1/4”×l8mm內外牙螺母,內外牙螺母陷進去2mm,打孔盡量打在端面的中間位置,并要求孔底端距離四個方向至少有5mm間隙,以防止扶手劈裂和螺桿上穿。固裝結構扶手后端使用圓棒榫定位,上快速牙連接,一般需要保證扶手上快速牙孔通孔在20mm以上,角度多為45度和60°兩種,并盡量避開圓棒榫,以增加連接強度。對于靠背軟展柜,若高腿處與扶手連接組裝有影響,則需要使用扶手從下端斜鎖螺桿、螺母結構。
(4)扶手與撐子連接:分固裝、KD兩種結構。固裝結構:
①對于銑形的撐子,撐子端頭銑橢圓榫與扶手刷膠固裝連接,橢圓榫應根據撐子形狀盡量寬、厚一些。
②對于車形撐子,撐子端頭車,榫多為直徑18mm的圓榫;另外一種常用的方式是在扶手上鉆通孔,撐子車榫安裝后打紐扣裝飾。
③兩種情況均應該保證扶手榫孔距端頭至少10mm的間隙,以防止扶手端頭劈裂,其中撐子榫長15mm,扶手榫孔深16mm。撐子與扶手結合前、側面應與扶手齊平或至少內陷2mm以上。
④對于平齊的情況,固裝后前、側面手工開1.5mmm×1.5mmV形工藝溝,以掩飾裝配誤差。
⑤扶手與撐子指接,開指接榫,指接榫開中間,帶垂直與接觸面角度,指接接應放在兩外側面。
(5)撐子、前腿一體結構:與扶手分固裝和KD兩種結構。撐子為銑形時:
①固裝結構:同普通扶手、撐子固裝結構。
②KD結構:使用五彩三孔連接件56mm×18mm×3mm,連接件上與撐子端頭,扶手與撐子連接面上銑68mm×20mm×3.5mm深的槽,并打兩個直徑2.5mm×15m的快速牙引孔。撐子與前腿連接使用兩顆直徑18mmn×9mm沉孔,9.5mmX
20mm盲孔,埋1/4”x8mm的內外牙螺母,撐子上端頭車直徑17.5mm×17mm棒,埋1/4”×50mm雙頭牙螺桿,螺桿外露18mm。
(6)撐子與展柜的連接
①撐子加小塊,小塊的厚度一般為12mm,小塊長度下部與撐子平齊,上部比展柜板至少低2mm,寬度與撐子平齊。對于特殊要求,應需要保證小塊厚度6mm才能確保組裝帶壓條的座墊,不影響撐子與展柜的組裝。
②撐子與展柜連接使用1/4”螺母結構,其中撐子上打直徑9.5mmx27mm的孔,埋1/4”×18的內外牙螺母;若為雙螺桿結構,一般前端螺母孔在上,螺母孔多為45度方向,間距32,并需要保證孔邊距邊至少10mm,以防止撐子劈裂。
③當撐子與展柜連接強度較弱時,使用5/16”螺桿、螺母結構;
④當撐子與展柜連接和墊角發生沖突時,
a.撐子螺母孔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可以打成偏孔;
b.撐子與展柜連接使用1/4’’×19mm的小墊片;
c.前墊角厚度使用24mm的厚度。
⑤對于圓背椅展柜外包到高側面的情況,展柜與撐子連接的通孔需要加工成16mm×10mm的橢圓形長孔,以方使裝配。
扶手設計時必須考慮扶手上最高點距立水上表面至少8mm,一般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