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性
有用性比美觀性更重要
一摘自l877年克利斯托弗·德菜發表在倫敦«家具公報» (The Fumiture
Gazette)第173-174頁的«裝飾的一般原則»一文。
有用性可通過觀察和體驗家具的功能和觸感來確定 。 在這本書中, 有用性是指家具的舒適性、 符合人體工效學的程度、社會用途以及使用時所獲得的觸覺感受。通過人因學知識來了解家具作品的設計理念,人因學是研究人體和設計作品外觀造型間的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它所獲取的數據客觀、科學。人因學理論通常受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社會形態的影響。它涉及多種領域的研究,包括無障石導設計、人體測量學、人體工效學、人體姿態、靜力學以及通用設計。
人因學專家通常是使用者的指導顧問 。 價格昂貴、 大規模批量生產的標準辦公椅就是通過人因學理論知識而設計的。在投入生產之前, 霍曼斯格爾公司曽做過大量人體測量學研究, 并結合相關的人體工效學、 人體姿態和人體動作理論進行研究 。 在這些理論研究的基礎上, 1999年, 著名家具設計師尼爾斯·迪夫里恩特為公司設計了這款自由椅, 推出后深受人們喜受。 這款椅子的頭枕可隨人體的傾斜而向前傾斜, 確保使用者的頭部一一直保持直立狀態; 兩側扶手相對獨立, 可自由調節高度, 并且每一個都裝有可白由轉動的雙文柚文柱, 支撐椅背。 迪夫里恩特用他在工業設計領域積累的知識經驗以及專業工程學理論設計制作了這款人體工效學座椅, 它體現了現代辦公座椅注重 “人因學” 原理的設計理念。
座椅應當能夠容納人體的各種動作 。 人們可以用來坐、 躺和工作。設計師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對自己的設計作品做出準確評價。 親身體驗 (觸感) 對于家具設計來說十分重要 。
人體工效學 (在人體極限范國內盡可能地延長工作時問) 成為目前評價家具設計的重要標準,這對家具設計師來說是一大挑戰。 家具的有用性可以視為家具的設計功能是否符合人體工效學原理。設計就是根據人體的測量數據和生理特征, 讓使用者獲得較好的觸覺體驗, 讓人們在工作中感到更舒適、 健康和安全。
設計家具作品時, 首先要觀察、記錄和分析人體各種形式的坐姿,然后根據研究結果制定出維持肌肉力量的最佳設計方案,滿足人們各種休閑姿勢的需要。觀察和問詢個體的調査結果可能并不符合人體工效學的傳統理論知識,這是因為以前人們只考慮到長時問坐立時人體保持的靜態姿勢。人體動作姿勢的隨意性、 承重能力以及時刻保持腰椎前凸位,這些都是設計師設計一款椅子作品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 現在, 我們己經比以前了解了更多人體測量和生理知識。盡管如此,設計師仍需要不斷地學習有關家具舒適性和使用功效等方面新的設計理念,因為我們對人體工效學和人因學的認識還未達到一定的成熟程度, 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