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層缺陷分類
(1)涂飾涂料時產生的缺陷:刷痕、橘皮、流掛、砂痕、噴涂痕。
(2)涂膜干燥時產生的缺陷:氣泡、針孔、魚眼、吸陷、光澤不均、回粘、皺紋、粗糙、不干、粒狀。
(3)展柜使用中產生的缺陷:黃變、龜裂、變色、涂膜剝落。
涂飾缺陷的影響因素
(1)涂料:組成成分、性能、主要樹脂、顏料、添加劑。
(2)涂飾輔料和操作:溶劑、溶劑沸點、溶解力、調和方法比例、涂飾方法。
(3)涂飾工藝:工藝規程、涂膜厚度、涂飾熟練程度、涂膜干燥程度。
(4)基材材質:材質種類與特點、素材處理、涂飾物形狀。
(5)涂飾設備:涂飾工具,沙磨工具及材料,通風設備。
(6)涂飾環境:采光條件、通風條件、空氣清潔度、室內溫度、衛生條件。
美式涂裝涂膜主要缺陷及對策
(1)在生產過程中,稀釋后的油漆可能會出現沉淀現象。使用過程中要攪拌均勻,否則會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現象。
解決辦法是:因為仿古因沉淀使顏色不一,可在仿古漆桶中裝置一個氣動攪拌器,讓仿古漆一直保持攪拌狀態。
(2)底色開花:機器高速砂光和使用太細的砂帶紙會引起木材中的樹脂溶化溢于表面,這種現象稱“黑砂”。當過度砂光后,表面看起來十分光亮,而且手感平滑,但這會造成底色滲透不均勻,出現斑點和顏色不均,這也是造成底色開花的原因之一。
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是在涂裝前使用圓盤砂光機,用180#~240#砂紙做均勻的素材砂光,千萬不要只做局部砂光。
(3)因擦拭仿古漆后出現黑點斑痕的處理
以下是造成因擦拭仿古后出現黒點斑痕的原因:
①與手壓砂有關,由于使用太細的砂紙或高度砂光而造成黑砂。
②與浸泡底漆黏度的大小和浸泡底后有沒有砂光或砂光不良等有關。
③第一遍底漆操作不當,沒有全部均勻噴濕。
④第一遍底漆的砂光不徹底或有局部地方漏砂。
⑤第一遍底漆的黏度太低,應該先試做,以確認第一追底漆的黏度。
解決因擦拭仿古漆而造成黑點斑痕的方法:用松香水浸濕鋼絲絨后擦拭黑點斑痕處。如果擦拭后黒點斑痕下的顏色顯得淺些,則用毛刷蘸些仿古漆調勻顏色。為了避免涂仿古漆后,造成端紋(逆紋)處發黑,可在噴涂底色之前用用一把小毛刷在端紋處涂上底漆。
注意:不要讓涂在端頭處的底漆流油至已砂光好的光滑滑面,以免仿古漆無法滲透,導致顏色變淺。
(4)涂仿古漆的問題
顏色是否控制得當,是涂仿古漆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當要求做明暗時,要用毛制將仿古漆調勻,將顏色從深處調勻到淺處;明暗不要抓得太寬,太窄,太短,亦即不要抓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線條或斑痕,要盡量順著它的紋理做明暗,使其自然抓過明暗后,可用毛制仿古漆將明暗抓得太重的地方稍作調勻。
切記在噴底漆之前,需將噴涂物的表面吹干凈。
(5)仿古漆白化
這類問題通常發生在橡木或其他的薄片和實木的雕花溝槽處。當仿古漆的稀釋劑較慢干時,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待其徹底干燥;如果仿古漆干燥不徹底,則易發白。
解決辦法是在噴底漆前,讓仿古漆完全干燥。
(6)氣泡產生
氣泡產生的原因通常是底漆,面漆黏度太高,或油漆噴得太濕,或油漆干得太快。當木材含水率過高時也易產生氣泡現象。
解決方法是:檢查涂料的黏度,檢查流平性及操作方法,檢查泵的壓力(如果氣壓太高應調整),檢查木材含水率。
(7)附著力差
每道工藝都要對附著力進行測試,譬如不同底材,做不同類的底色,附著力不一樣。做了釉彩( GLAZE)后,影響底漆的附著力,這種情況要視 GLAZE的干燥程度而定。
(8)壓痕現象
品質優良的面漆干后,抗壓性佳。NC漆溫度在43℃以下不會造成壓痕,如溫度超過49℃,就開始變軟,因此只需要輕微的壓力就會造成壓痕。
解決辦法是利用包裝進行合理疊放。